10月17日,“藝聚珠山”首屆陶瓷藝術作品展將在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東方龍陶瓷藝術館盛大開幕,屆時將有150多位陶瓷藝術家參展,并同時舉辦“藝聚珠山?話說瓷上繪畫”學術研討會,為此,新浪陶瓷頻道對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文躍教授進行了專訪。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李文躍教授
新浪陶瓷頻道:李教授,您好,據了解,即將開幕的“藝聚珠山”首屆陶瓷藝術展是由景德鎮市珠山區美術協會主辦的,珠山區美協成立的時間并不長,它是在什么背景之下成立的呢?
李文躍:珠山區美術家協會是去年12月份成立的,成立的時間雖不長,但前期所醞釀的時間比較長??梢哉f,四年前,珠山區政府就為了發展區域文化事業,推動經濟文化建設,就一直醞釀著成立珠山區美術家協會等事宜。應該說,珠山區一直在景德鎮發展史上久負盛名,其在景德鎮乃至中國陶瓷文化與歷史發展進程中,是作為一個文化地標存在的。這里曾有明清時期的御窯廠,民國時期的“珠山八友”至今聞名于耳,可以說,這里見證著景德鎮瓷業發展的興榮和流傳著景德鎮一代代手工藝人、藝術家精于探索的求藝精神。因而珠山區美術家協會的成立既出自于歷史淵源,也是今天珠山區經濟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通過該協會,旨在將一批優秀的陶瓷美術家們凝聚在一起,進行思想、文化交流與創作,為促進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發展盡一份力量。為此,珠山區政府對該協會的成立,進行了大力支持,包括前期的活動、場地及為協會開辟的專門的陳列藝術館等,都給予了支持。珠山區美協目前成立了寫生部、學術交流部及美協秘書辦等部門,每個部門預期每年策劃舉辦一次活動,調動每個藝術家們的積極性,以使整個協會在良好的藝術互動與交流氛圍中,長遠發展下去,真正推動陶瓷藝術事業的繁榮與發展。
新浪陶瓷頻道:珠山區美術家協會自成立以來就陸續舉辦了一些以“藝聚珠山”為名的不同主題活動,請李教授闡述一下“藝聚珠山”的精神所在。
李文躍:古有“蘭亭雅集”,近有“珠山八友”月圓會,今有“藝聚珠山”,應該說“藝聚珠山”是對“珠山八友”月圓會精神的一種傳承,也是新時期陶瓷美術家們求藝精神的一種創新呈現。民國時期,“珠山八友”逢月圓而聚于珠山,暢談文化與藝術,他們不僅是文人瓷畫的集大成者,更是二十世紀景德鎮陶瓷藝術的改革先驅,是景德鎮陶瓷藝術發展的開路先鋒,他們對藝術執著的追求與創新精神至今在影響著我們。珠山區美術家協會常態下的活動就是“藝聚珠山”,將志同道合的陶瓷美術家們凝聚在一起,定期地舉辦不同主題的活動,進行思想與創作交流,“藝聚珠山”的宗旨即“以藝載道、以瓷論畫、傳承創新”,因而“藝聚珠山”既反映了當代陶瓷藝術探索者對前人探索藝術的精神的一種弘揚與繼承,也是展現他們進行思想與文化交流、創作互動的一種方式。
新浪陶瓷頻道:此次“藝聚珠山”首屆陶瓷藝術展籌劃了多久,展覽的初衷是什么?
李文躍:珠山區美術家協會成立后,除了已經舉辦了兩期“藝聚珠山”的交流活動,還專門出版了一本公開發行的《“藝聚珠山”陶瓷藝術作品集》,這本作品既匯聚了該協會中多數優秀藝術家的作品,這本書出版之后,我們希望能夠引起業界的廣泛關注,讓更多的人了解珠山區美協的陶瓷美術人進行陶瓷藝術探索的一個整體風貌。同時,這本書也很適宜地成為了這次即將舉辦的“藝聚珠山”首屆陶瓷藝術作品展的一個傳播媒介,在展覽前呈現了某種形式的“預熱”,我們舉辦這次展覽應該說具有同樣的初衷,借助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之機舉辦此次展覽,是希望通過外界對此次展覽的反響,更綜合、全面地了解我們自身探索陶瓷藝術的狀態,激勵參展的藝術家們進行更為深入的創作,從而真正地推進陶瓷藝術創作與探索的“更上一層樓”。
“藝聚珠山”活動圖片
新浪陶瓷頻道:在景德鎮不乏陶瓷繪畫類的各種展覽,那么您認為在景德鎮本土舉辦“藝聚珠山”首屆陶瓷藝術展的意義在哪?
李文躍:在景德鎮本土做展覽的形式比較多,有的是從商業方面進行考慮,讓藏家了解他們的作品,通過這種方式推介他們的作品,這是一種形式。除了這種形式之外,我認為以團隊尤其是以專業的團隊力量來呈現一場展覽的這種形式也非常好,在這個基礎上,大家更多地是重視作品的內涵及學術價值和意義。特別是對剛剛成立的一個團隊而言,這種形式更有必要。因為我們的創作成果最終要面向世人,接受外界人的普遍審美,通過以團隊集體舉辦展覽的形式,讓更多的人以作品為媒介了解我們這個團隊,了解我們當代陶瓷藝術人進行陶瓷藝術探索的整體面貌,甚至通過這個展覽,可以讓關注景德鎮及對景德鎮從事研究的學者們獲取一個觀察和深入了解景德鎮的一個視角。畢竟新世紀的當代的陶瓷藝術人不同于以往諸如50年代、80年代的陶瓷人,時代不同,作品的氣息與面貌也不一樣,希望通過這種形式的推介,向外界呈現景德鎮及陶瓷藝術的一個新面貌和新的認識。另外,據我了解,每年一次景德鎮國際陶瓷博覽會的展覽一般都是以公司或者院校的名義出現得比較多,而以綜合型團體的面貌參與展覽得很少,所以我認為以這種形式舉辦一場這樣的大型集體展覽非常有必要。
新浪陶瓷頻道:據了解,“藝聚珠山”首屆陶瓷藝術展開幕后,會有一場關于“藝聚珠山?話說瓷上繪畫”的學術研討會,作為一個有著數十年陶瓷藝術探索歷程的藝術家,請您談談對“瓷上繪畫”的認識。
李文躍:“瓷上繪畫”對于陶瓷藝術而言,應該是一個新話題。因為在近現代以前,景德鎮陶瓷還是以工藝性、裝飾性以及程式化、圖案化的形式為審美特色的,主要通過工藝美、材質美來展現中國千年的陶瓷文化和制瓷技術。自淺絳彩以后,陶瓷繪畫就開始借鑒中國畫的繪畫方式及其“詩書畫印”的形式來表現藝術家的個性和對美的認識,與中國畫的“畫風”、“畫理”、主題表現、個性的張揚、作品的思想內涵等幾乎一致,只是使用的材質、材料和媒介不同。應該說自民國以后,這種藝術的表現形式一直影響到我們現代陶瓷藝術的發展,所以我們研究“瓷上繪畫”是一個非常切合時宜的話題,我認為這對瓷畫的發展是一個方向性的探索。另一方面,從千年文化的傳承而言,我們在探索陶瓷繪畫性語言的同時,也要注重深研和保留千年流傳下來的寶貴工藝的精華與技法,景德鎮為什么成為瓷都?為什么世界上諸多的博物館或藏家手上有那么多的歷史經典之作?陶瓷并不是以當代人這種在瓷上繪畫上進行創新的形式影響世界的,它是以它最初的材質美、工藝美、裝飾美影響世界并贏得景德鎮作為“世界瓷都”的桂冠的。因而,我們要同時兼顧去探索瓷上繪畫的藝術性,和保留它作為陶瓷的最大特色,即工藝與裝飾美。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真正在“傳承”與“創新”過程中,促進瓷畫藝術永續發展下去。
新浪陶瓷頻道:您作為景德鎮珠山區美術家協會主席,對這個協會未來發展的走向有什么樣的期待和規劃?
李文躍:我希望通過我們這個平臺和團隊,為景德鎮陶瓷藝術的發展,特別是在當下這個重要的轉型期,能夠盡我們珠山區美協人的力量。希望能夠多創作具有時代氣息、個人特色和體現中國歷史文化內涵的作品,通過作品與世界對話,讓世人了解景德鎮,了解我們珠山區美術家協會陶瓷人所進行的藝術探索。在可能的情況下,通過我們團隊共同的努力,把“藝聚珠山”的活動長期進行下去,一方面這有利于陶瓷藝術事業的發展,另一方面,這也是促進我們同行共同發展、共同進步的一個非常好的形式。在“藝聚珠山”主題活動的策劃方面,我們也希望盡可能地多組織深入自然,體驗生活的系列采風活動,因為從事藝術創作必須要有對自然與生活的深刻認識和體驗,只有將這種體驗融入到創作過程中,才能真正地創作出有思想深度的作品,并促進瓷畫藝術的發展。另外,從學術角度而言,通過我們陶瓷美術人的共同探索、研究,從理論上推動景德鎮陶瓷藝術特別是瓷畫藝術向中國大美術發展。
工作時間: 8:45-17:30